2017年全球獲批的新藥中,抗腫瘤藥達到了17種,是過去十年中數量最多的一年,而美國仍然是最踴躍的新藥市場。
2017年共有52種新分子實體(NMEs)和生物制劑首次進入全球市場,36種產品線拓展產品(即新適應癥、聯合用藥和新制劑等)獲批上市,此外另有25種產品為去年首次獲批,但在2017年12月31日前尚未上市。
全球藥品審評的的重大進展包括:首個用于治療癌癥的CAR-T免疫療法、首款數字藥丸以及首個治療由特定基因突變導致的遺傳疾病的基因療法均獲得FDA批準。7種獲批新藥為同類首創新藥,包括CAR-T免疫療法、色氨酸羥化酶1(TPH1)抑制劑特羅司他乙酯(telotristat ethyl)、抗IL-4Rα單克隆抗體dupilumab和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抑制劑呋咯地辛(forodesine)。
2017年批準的NMEs和生物制劑中,抗腫瘤藥物表現最活躍,去年推出了17種新產品,是過去十年中數量最多的一年。孤兒藥繼續成為新藥研發的重點,去年獲批的新藥和生物制劑(包括產品線拓展產品)中,有31種獲得孤兒藥資格,其中部分對應多個適應癥。
美國仍是最活躍的新藥市場,52種新產品中有35種在美國獲批,占到了總數的67%。其他國家和地區批準的藥物數量與美國相比則明顯偏少,歐盟批準8種,日本批準3種,而加拿大、韓國、俄羅斯、阿根廷、中國臺灣和印度僅有1種藥物獲批。
1
新藥連連看
去年,FDA首次批準了一種獨特的“首次問世”新藥數字藥丸。這種名為Abilify MyCite的藥丸是由大冢開發的一種藥物設備組合產品,為非典型抗精神病藥阿立哌唑的新制劑,用于成人患者的精神分裂癥或I型雙相情感障礙躁狂或混合發作的緊急治療,以及抑郁癥的輔助治療。
該藥丸包含由Proteus Digital Health生產的微型傳感器,當其與胃液接觸時可被激活,并向患者佩戴的貼片發送信息,貼片再將信息傳輸到手機應用程序上,這樣患者就可以在智能手機上追蹤藥物的攝入情況,也可允許其醫護人員通過網站訪問相關信息。
一直以來,患者依從性差限制了抗精神病藥物和其他藥物的療效,該產品組合旨在解決這一問題。但FDA批準通知書和產品標簽都明確指出,臨床研究尚未證明該產品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大冢表示Abilify MyCite將在2018年上市,屆時將首先限制性用于經過篩選的患者和醫療機構。
在心血管藥物方面,2017年末,FDA批準了抗PCSK9單克隆抗體evolocumab(商品名:Repatha)的新適應癥,用于降低成年人心肌梗死、中風和冠狀動脈重建術的風險,該單克隆抗體之前作為降膽固醇藥物上市銷售。目前Evolocumab成為第一個可用于此類更廣泛新適應癥的PSCK9抑制劑。
鐮狀細胞?。⊿CD)是影響紅細胞(RBC)的慢性終身遺傳性血液病。2017年7月,FDA批準Emmaus Life Sciences的Endari(L-谷氨酰胺口服粉末)用于減少5歲及以上患者SCD嚴重并發癥。Endari成為首個也是唯一一個被批準用于兒童患者(5歲及以上)的SCD治療藥物,也是近20年來首個批準的成人治療新藥。此前L-谷氨酰胺在美國可用于治療短腸綜合征。
輝瑞JAK抑制劑托法替尼(Xeljanz和Xeljanz XR)的速釋劑型和緩釋劑型獲FDA批準可用于新適應癥銀屑病關節炎的治療。2012年該藥作為全球首個上市的JAK抑制劑用于中重度成人活動性類風濕關節炎(RA)的治療,目前也是首個治療銀屑病關節炎(PsA)的JAK抑制劑。FDA批準托法替尼治療對氨甲喋呤或其他DMARD響應不充分或不耐受的活躍性PsA成人患者。
2017年是新型眼科用藥的分水嶺,新上市藥物包括抗青光眼藥物、眼部瘙癢和神經營養角膜炎藥物,以及治療罕見的遺傳性失明的藥物。2017年11月FDA批準latanoprostene bunod(商品名:Vyzulta),作為首個前列腺素類似物(其代謝物之一是一氧化氮),用于降低開角型青光眼或高眼壓癥患者的眼壓。
另一種降低IOP(眼內壓)的藥物是Rho激酶抑制劑netarsudilmesylate(商品名:Rhopressa)。去年12月通過FDA批準并將于2018年上市。FDA批準的決定比預定的處方藥消費者付費法案的目標日期(2018年2月28日)提前了2個月。
回到中國市場,2017年10月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了一種新型埃博拉疫苗(EBOV),該疫苗由軍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和天津康希諾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聯合開發。Ad5-EBOV是E1/E3缺失的重組腺病毒5載體編碼埃博拉病毒扎伊爾2014株糖蛋白,與其他國家開發的埃博拉液體疫苗相比,中國實驗室的凍干埃博拉病毒疫苗具有更高的穩定性,適合在非洲等高溫地區運輸和使用。埃博拉病毒在西非爆發期間,研究機構在塞拉利昂招募了500例健康成人進行的II期試驗、結果表明該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良好。在優先審評6個月后,該疫苗即獲得批準。
2
新產品從哪里來?
對于并購活動是否有利于研發、是否為患者創造價值的爭議一直不斷,但2017年并購活動仍在繼續。
波士頓咨詢在2017年12月發布一項分析認為,制藥公司的合并(尤其是大型合并,如2000年和2005年分別通過合并建立GSK和安斯泰來),將會促進對藥物管線的的產出。他們發現對管線產出有顯著促進的兩個因素在于用客觀的批判性視角綜合考慮所有管線項目,進行評估及優先級排序,以及在特定治療領域中選取最有希望的科研技術并加以推廣的時機。
2017年1月,禮來宣布將以每股價格為46.5美元的價格收購CoLucid Pharmaceuticals,總價約合9.6億美元。這項交易不僅僅將進一步增強禮來現有針對偏頭痛領域的鎮痛藥物的資產實力,同時向晚期開發管線中增加了具備在在短期內實現上市可能的藥物lasmiditan,該藥為用于急性治療偏頭痛的的口服5-HT1F激動劑。去年晚些時候,禮來公布了用于評估lasmiditan的Ⅲ期SPARTAN試驗的陽性結果,表示將于2018年向美國為該藥遞交NDA。
2017年6月,強生以300億美元完成收購愛可泰隆,成為2017年內最大的一起并購。通過收購,處于Ⅲ期臨床的治療多發性硬化的鞘氨醇-1-磷酸受體1激動劑ponesimod和抗艱難梭菌抗生素cadazolid補充了強生的研發管線,同時將愛可泰隆完備的肺動脈高壓藥物特許經營權納入其上市產品旗下。而愛可泰隆的藥物發現業務和早期臨床開發資產則分拆到新成立的瑞士公司Idorsia。
在10月初,吉利德以每股180美元現金完成了對Kite Pharma的收購,收購金額合計119億美元。并購完成兩周后,Kite的主導產品CAR-T療法axicabtageneciloleucel(商品名:Yescarta)通過FDA批準并立即上市,用于治療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原發性縱隔大B細胞淋巴瘤(PMBCL)、晚期B細胞淋巴瘤或濾泡性淋巴瘤引起的DLBCL(轉化濾泡性淋巴瘤)的治療。Kite Pharma將作為Gilead的全資子公司繼續運作,正在早期開發階段還有其他幾種基于CAR-T技術的產品。
同樣在第三季度,以免疫治療為重點的公司IFM Therapeutics被BMS收購,后者同時獲得了STING(干擾素基因的刺激劑)激動劑和NLRP3(含NACHT、LRR和PYD結構域的蛋白-3)激動劑項目。這些項目包括多個針對先天免疫系統的小分子化合物,均有望成為癌癥、炎癥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下一代治療藥物。
路透社報道指出,在去年年底美國政府批準對工業實行稅收優惠后,可能引發新一波的并購浪潮。隨著公司稅率從35%降低到21%,將會有更多可供支出的資金,艾爾建首席執行官Brent Saunders預計,美國制藥公司將在2018年上半年開始較小規模的交易,并在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過渡到更大數額的交易。
3
變革性產品有望上市
2018年,多種可能改變當前治療模式的藥物將有望走向市場。
Shionogi的帽依賴性核酸內切酶抑制劑baloxavirmarvoxil就是其中一種,該藥用于治療流感,目前已遞交日本審查,適應癥為成人和兒童的A型和B型流感。由于不受年齡大小限制,僅需接受一次口服給藥,baloxavir預計將成為一種高依從性的,非常方便的治療方案。
抗-CD4單克隆抗體(Mab)艾巴利珠單抗(TaiMed Biologics)可能作為艾滋病毒/艾滋病治療的一種全新方法將在2018年獲批,目前正接受FDA的優先審查,該藥針對多重耐藥性的HIV-1病毒。Ibalizumab主要與CD4+T細胞受體的第二個細胞外結構域結合,阻止病毒進入并由此阻斷感染。如果獲得批準,這將是在近10年內上市的首個新型抗逆轉錄病毒治療機制,也是唯一不需要每天給藥的治療方法。Ibalizumab也獲得突破性治療稱號和孤兒藥狀態。
三種同類型的首個新藥吸引了所有人的關注,分別為抗CGRP(降鈣素基因相關肽)單克隆抗體erenumab、fremanezumab和galcanezumab,均申請用于偏頭痛預防。根據2015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報告顯示,2015年全球偏頭痛患者約為95880萬人。
另一種同類首個新藥為回腸膽汁酸轉運(IBAT)抑制劑elobixibat(EA Pharma/Mochida)在日本獲批用于治療慢性便秘。IBAT抑制劑降低膽汁酸的活性重吸收,誘導假性腹瀉狀態,使得慢性便秘患者的排便功能接近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