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制藥大國向制藥強國轉變是國家戰略,而推動這項戰略落地關鍵手段之一就是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這項實施10年之久的戰略到底效果如何?
“重大新藥創制”專項始于2006年國務院公布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該《綱要》對未來15年中國科學發展做出了總體部署,并列出了16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其中“重大新藥創制”被列為與生物技術有關的3個科技重大專項之一。
2008年,“重大新藥創制”專項正式落地執行,啟動了重大專項“十一五”第一批課題。整個重大專項按照三個五年計劃分階段落實。其目標是針對嚴重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10類重大疾病,研制一批重大藥物,完善國家藥物創新體系,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速我國由仿制向創新、由醫藥大國向強國的轉變。
10年時間,重大專項已立項2805項(課題+子課題級),中央財政投入155.03億元(截止2017年),在成果層面,有96個品種獲得新藥證書,30個1類新藥獲批,獲批上市的創新藥數量是實施前的5倍。
不過,對于目前的30個1類新藥而言,也有行業專家認為,創新力并不足,認可度并不高。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會長宋瑞霖就曾言,能夠獲得國際認可的只有5個,其中2個為疫苗,3個為制劑。
其實,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的意義絕非是研發出幾個新藥,更多的是在該項目的指引下,讓企業更多的參與其中,能夠整體提升中國創新能力。那么,過去的30個重大專項產品到底如何?接下來重大專項的指引上會往何處去?接下來的重大專項都有哪些重磅產品?
1
4款重磅新藥上市
根據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官網公布的信息顯示,今年上半年,在重大新藥創制專項支持下,已經有4款新藥獲批上市。
這4款產品分別是,正大天晴自主研發、用于治療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的鹽酸安羅替尼膠囊(??删S);北京杰華生物研發的生物新藥樂復能,主要用于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前沿生物自主研發的艾可寧,是全球第一個抗艾滋病長效融合抑制劑;此外,還有歌禮藥業研發的丙肝新藥達諾瑞韋。
??删S是正大天晴歷經10年研發出的產品,該產品是一款新型小分子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能有效抑制VEGFR、PDGFR、FGFR、c-Kit等激酶,具有抗腫瘤血管生成和抑制腫瘤生長的雙重功效。由于其給藥方式可以“服二停一”,即兩周給藥停一周,在市場上頗具競爭力,券商預測該產品已獲批適應癥的銷售峰值將達到22億元。
樂復能上市,外界對其市場預判不一而足,甚至有人認為該產品將是一款能達到100億元級的重磅產品。數據顯示,我國乙肝用藥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200億元,而未來10年,中國仍將是乙肝大國,市場規模將超過300億元。雖然被認為是有可能成為乙肝市場“新星”的一款產品,但是在當前激烈的競爭環境下,還得看其營銷能力。
歌禮藥業的達諾瑞韋是第一個國產丙肝新藥,對于該產品上市,市場寄予厚望。根據歌禮藥業招股書信息顯示,由于對于疾病缺乏認知及欠缺突破療法,丙肝診斷率一直較低,2017年約7.4萬名患者得以治療,治療率僅占0.3%,隨著新療法的獲批和普及率升高,中國丙肝市場將達到約人民幣470億元的規模。市場規模巨大,也為歌禮藥業發力提供了可以獲得商業成功的基礎。
至于艾可寧由于其所處的疾病領域問題,更多的在于國家的戰略采購,因為該產品的市場表現也是十分可觀,能夠對進口產品實現部分替代,至于市場規模,目前還沒有實際的數據可供參考。
2
10年成績
2017年2月,國家就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大新藥創制專項召開了新聞發布會,會議給出的數據顯示,重大新藥創制不僅促成了30個1類新藥上市,也實現了直接經濟效益1600億元。而且2015年規模以上企業研發投入約450億元,較2010年翻兩番。工業主營業務年收入過百億的醫藥企業由專項實施之初的2家增加至2015年的11家,促進規模以上醫藥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3.4%,居各工業各門類前列。
落實到具體的產品上,手足口病EV71型疫苗、Sabin株脊灰滅活疫苗、西達本胺、??颂婺?、阿帕替尼、康柏西普等是被經常提及的成果。
其中,??颂婺岷涂蛋匚髌崭潜粡V泛稱道的兩款產品,其之所以被引用于稱道,一方面是產品本省在市場中和臨床中表現被認可,但是更為重要的,這兩款產品,都代表了本土藥企在與跨國藥企競爭中所起的作用。??颂婺?,在非小細胞肺癌治療市場中份額已經占據了第一的位置,達到38.79%,大于進口產品,且能夠多次主動降價,惠及患者;而康柏西普則在市場競爭中,直接促使進口產品大幅降價,帶給中國患者極大利好。
從這個層面去看,重大新藥創制專項確實起到了作用,實現商業價值的同時讓患者受惠。??颂婺岷涂蛋匚髌者@兩款產品目前都已經成長為市場上的大品種,前者年銷售額已經超過10億元,后者在2017年也已經超過了6億元的銷售。
在眾多的重大專項創新藥中,恒瑞的阿帕替尼是目前銷售額最大的產品,其2014年獲批,是全球第一個在晚期胃癌被證實安全有效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藥物。國外進口產品舒尼替尼每月的藥品費用為5萬元左右,而阿帕替尼的價格為國外同類藥物的1/5,其2017年銷售達到14.8億元。對此,重大新藥創制專項技術副總師陳凱先表示,相當于減輕患者負擔59.2億元。
上述產品在商業上獲得成功,在惠及患者的同時,也帶來經濟價值,但是并非所有的產品都如此,有些還未獲得豐厚的回報。比如說,光環奪目的西達本胺,該產品也是重大新藥創制項目中的產品,其2014年獲批上市,但根據公開的數據顯示,2017年該產品銷售額才9445.1萬元。
當然,對于重大新藥創制專項品種,也不能以商業是否成功去評判其成績,更多的還是看對整個業界帶來的影響。
正如去年新聞發布會發布的消息所言,由于重大新藥創制專項的實施,使得中國創新體系不斷完善,創新能力顯著提升。新藥專項重點支持綜合性大平臺、單元技術平臺、資源平臺等創新藥物研發技術平臺建設,逐步形成了以科研院所和高校為主的源頭創新、以企業為主的技術創新、上中下游緊密結合的網格化創新體系,新藥自主創新能力大幅提升。
突破了抗體和蛋白藥物制備、生物大分子藥物給藥、藥物緩控釋制劑、中成藥二次開發等一批瓶頸性關鍵技術,臨床前評價、疫苗研發、抗體表達等技術逐步實現由“跟跑”向“并跑”的轉變。醫藥企業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吸引和集聚了國外高級人才915人,其中“千人計劃”人才近200名,居各專項之首。
3
一大波新藥來了!
重大新藥創制專項,2020是一個節點,而現在則被稱之為“十三五”時期最后的攻堅階段,也是新藥專項實施的決勝階段。
對于重大品種研發及關鍵技術突破層面,提出了加強創新品種研發,主要把握國際技術發展前沿,研發具有新結構、新靶點和新作用機制的重大創新品種。
根據E藥經理人獲悉,在重大新藥創制專項層支持下,在化學藥業層面,未來將有創新藥14種、1種急需用藥會上市,其中抗腫瘤新藥方面有呋奎替尼、吡咯替尼、艾維替尼,糖尿病領域有聚乙二醇洛塞那肽西、格列他鈉、HMS5552,老年癡呆領域有甘露寡糖二酸(971)等產品。
在生物藥領域,有治療腫瘤藥的重組蛋白藥物,如重組人源化PD-1、CTLA-4抗體等,細胞治療技術CAR-T技術,預防或治療病毒性疾病品種有HPV疫苗等。
其中,對于以上重磅產品中,據E藥經理人了解,吡咯替尼最近將獲批,該產品2017年8月進行了新藥上市申請,適應癥為HER2陽性轉移性乳腺癌,全球同類競品只有赫賽汀、拉帕替尼,市場潛力巨大。
另一款產品替格瑞洛雖然并非是創新藥,但是屬于臨床急需產品,首仿也是國家重大創新藥創制轉型,該產品為阿斯利康原研藥,據國家層面的將其納入重大專項原因在,該產品屬于ACS患者一線或首選抗血小板藥物,是臨床急需用藥,但是國內市場為原研藥公司壟斷銷售,而深圳信立泰則有望突破專利,打破壟斷,成為國內首仿上市公司。
在生物藥層面,PD-1產品當前頗為火爆,已經有兩款進口藥上市,本土藥企也在積極研發,在該領域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已經累計支持課題18項目,而在公司研發層面,信達、君實生物、恒瑞、百濟神州四家進展最快,有望在不久實現突破。
綜上述,可以看出的是重大新藥創制專項在過去10年醫藥行業發展中,已經起到了頗為重要的作用,引導醫藥產業向創新轉變,雖然目前還未看到“全球新”出現,但是顯然,現在已經有一批企業開始具備了去做全球新的實力。